金醫一線系列① I 急性心梗合并“心室電風暴”,多學科聯合爭分奪秒急速營救
近日,在金湖縣人民醫院上演了一場名副其實的“生死時速”,急診科攜手心血管內科,搶救+手術的“無縫”對接,成功救治了一名急性心梗合并反復心室“電風暴”患者。
59歲的張先生,發病時,正趕著完成積壓成山的工作,突然就感到胸口一陣悶痛,但想著手頭上的活還沒干完,準備自己扛一扛就過去了??山酉聛?,疼痛一陣一陣侵襲而來,隨即捂著胸口自行驅車趕往醫院急診科。張先生在醫務人員的攙扶下走向病床,準備行心電圖檢查,可就在張先生躺下的瞬息,突發意識喪失、面色紫紺、呼之不應,考慮為心室顫動導致的心臟驟停。急診科醫務人員立即開通綠色通道進行搶救。急診醫生吳道華觸摸患者頸動脈無搏動,除顫儀顯示室顫,心肺復蘇并予以除顫處理。
“電除顫,200J,第一次準備!”
第一次除顫完畢后,繼續進行2分鐘胸外心臟按壓,同時呼叫心內科值班醫生前來協助搶救。
經過除顫后,患者心率仍未恢復正常,考慮是發生“心室電風暴”,情況危急,醫護人員與死神展開驚心動魄的“生死搏斗”,搶救前后總共電除顫3次,輔助胸外按壓,球囊及呼吸機輔助通氣,并應用腎上腺素等藥物控制“電風暴”。
經過20分鐘搶救,患者終于恢復了自主心律。
患者雖然恢復了自主心率,但并不意味著完全脫離生命危險。吳道華醫生迅速給患者復查心電圖,結果仍提示急性心肌梗死。
患者出現“心室電風暴”根源在于心肌梗死,堵塞的血管如果不能復通,室顫仍然隨時發生。此時此刻,最需要的就是趕緊將堵塞的血管打通,搶救過程中張先生的家屬已經趕到,并堅定表示配合醫院搶救,心肺復蘇后的張先生直接被送往導管室,心血管內科王琛主任運用精湛嫻熟的技術,快速開通閉塞的右冠狀動脈血管,并完成了支架植入。
血管被及時開通,冠脈恢復了血流灌注,“心室電風暴”才得以完全控制,患者終于轉危為安。
幾天后,在病房見到了張先生,清醒的他露出了笑容。
“有些細節雖已記不清了,但回想起來,真是后怕!要不醫務人員及時搶救,我恐怕從鬼門關走得這一遭就回不來了。除了感謝,還是感謝?!?/span>
我院于2020年11月成功創建成為金湖首家國家級胸痛中心,充分發揮綜合醫院優勢,建立急診急救及多學科聯合機制,開展并聯作戰,全力提高危急重癥的急救效率。急性胸痛病人到達急診科后,即可快速啟動綠色通道,最大程度地為急診胸痛危重患者節約救治時間,我院24小時全天候開展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,為危急重癥患者開啟生命“綠燈”。
以往心梗屬于“老年病”,一般多見于老年群體。但近年來,心梗在青壯年群體中屢見不鮮。青壯年發生心梗,大多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。在冷空氣、季節交替等各種外部誘因的影響下,會造成人體血管收縮、血壓搏動,急性心梗就容易找上門。
急性心梗最常見的癥狀是胸悶、胸痛,嚴重者會出現惡心、心慌、背痛、呼吸困難等。一旦發生上述急性心梗癥狀,要立即撥打120求救,搶救時間越早,對心肌細胞的影響越小,及時就診是搶救成功的關鍵。